现在的时间是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周边>> 详细内容

隋代绘画大师展子虔‌

发布时间: 2025-07-04

展子虔‌:隋代绘画大师,代表作《游春图》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山水画,开创了青绿山水先河,被誉为“唐画之祖”。‌‌‌‌

展子虔,生卒年不详,渤海(今山东省阳信)人。历北齐、北周至隋,隋文帝时受诏出仕,曾任朝散大夫、帐内都督等职。展子虔以擅长绘画而著名于画史,更以传世之《游春图》而名标百代,成为晋唐间艺术传承之津梁、承前启后的艺术大师。

展子虔擅长道释、人物、鞍马,尤长于宫殿台阁、山水画地创作。绘画技法承前人之余泽,在魏晋、南北朝艺术成就地基础上加以创新,注重对自然地客观表现。“触物留情,备皆妙绝,尤善台阁人马,山川咫尺千里”是当时人对其绘画地评价。从这段记述不难看出,展子虔在绘画创作中注重对真山水地细致观察并赋之于笔墨,处理山水、人物等比例关系已达到了相当高地水平,对魏、晋以来地绘画理论进行了深入地实践,这一点在《游春图》上得到了很好地体现。

作品有《法华经变》《授塔天王图》《北齐后主幸晋阳图》《朱买臣覆水图》《十马图》等。存世《游春图》(一说乃唐代摹本),其画对南朝以来重视色彩、远近、明暗的技法,以及重写实的传统有所继承、发展。 后世将其与晋代顾恺之,南朝陆探微、梁张僧繇并称为“顾、陆、张、展”,可见其艺术影响力之深广。

展子虔被后世誉为为“唐画之祖”。他在长安的定水寺、灵宝寺、崇圣寺,洛阳的天女寺、云花寺、龙兴寺,以及江都(扬州)的寺院创作壁画多幅。他曾辗转西安、洛阳、永济、扬州及四川等地,领略大江南北山水之美,观赏各地画家名品真迹,承魏晋南北朝绘画技法,开隋唐山水画之新风。入隋前,他曾在江都东安寺与张僧繇次子张儒童作壁画,入隋后又在洛阳天女寺、长安灵宝寺、崇圣寺等绘制佛教壁画。

展子虔创作题材涉猎广泛,工绘人物、山水、车马、楼阁及翎毛等,但他流传的作品则是一件名为《游春图》的山水画。这一画名并不是他本人所题写,因为该画原本既无作者名款,也无作品名称,至北宋晚期,徽宗皇帝在其前隔水处题签为“展子虔游春图”,元明清时期的鉴赏家因此也称其为《游春图》。尽管如此,也有学者认为它并非展子虔亲笔,而可能是五代或宋的摹本。但是多数学者认为此画是隋代的作品,是现存最早的山水画卷,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