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时间是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周边>> 详细内容

迷失在仙境山水画中

发布时间: 2024-09-30


于汝旺,1964年生,河北大城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2006),中国石油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石油画院一级画师,中国民族画院特聘画家,廊坊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华北油田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师恩钊北派山水工作室助教。作品入选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第十六届国际造型艺术家协会代表大会-美术特展,2002年、2003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首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序列展-全国当代花鸟画艺术展, “长江颂”全国中国画提名展,“ 绿色和谐”第二届全国中国画名家作品邀请展,第四届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精品展,全国第六届工笔画大展精品展等。

师恩钊老师北派山水画技法浅述

于汝旺/文

     中国传统书画艺术源远流长,历经几千年的发展,逐渐凝炼成一颗具有鲜明民族文化特色的璀璨明珠。纵观中国山水画艺术界,名家辈出,蔚为大观。师恩钊老师正是从当代诸多书画家中脱颖而出的一位新北派山水画大家。在这里提出一个“师家山水”的概念,是因为师恩钊老师的北派山水画作品,画面特征明显,在很大程度上有别于古今其他画家作品的面貌,有自己一整套独特的创作技法。师恩钊老师是北派山水画的重要画家,是一位为重振北派山水画而奔走呼号的践行者,几十年如一日,披荆斩棘,砥砺前行,为重振中国北派山水艺术而不遗余力,默默付出。我们研读师恩钊老师的作品,总被他那严谨的构图,多变的笔墨,恢弘的气势,高远的意象所折服,他重振北派山水,“为祖国山河立传”和“笔墨回归丘壑”的艺术主张和呐喊,体现了一个艺术家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

一、“搜尽奇峰打草稿”与“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在36年前,也就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有幸被师老师亲自招为学生,先生是我们美术专业课教师兼班主任,在兢兢业业为我们授课的同时,还经常进京请名家如刘大为、王迎春、杨力舟等来给我们上课。在多年的创作与教学中,师老师非常注重写生,搜集素材。清代大家石涛说“搜尽奇峰打草稿”,这是说的写生与创作的关系。这里所说的写生,并非单指对景摹写,更多的是指深入生活到大自然中采风体验,亦即古人所说饱游沃看。

师老师深谙其中堂奥,他认为进行山水画创作应多走进大自然,搜集素材,多观察事物,才能迸发灵感,有感而发,创出奇妙之作,因而应“搜尽奇峰”。多年来,师恩钊老师遍访北方的山山水水。巍巍太行,绵延祁连,黄河故道,逶迤燕山,无不留下他探索的足迹,更于创作中反复磨练,不断摸索,将“搜尽奇峰”所产生的创作灵感和意境淋漓尽致地展现于作品当中,在“打草稿”的过程中逐渐凝炼出不俗的境界。“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纵观师老师众多的作品,并非某地的景物搬移和客观摹写,而是在千山万壑中截取那最赏心悦目的美景,最动人心弦的瞬间,观照自己的心灵感应,绘就属于师恩钊老师所独有的“师家山水”。他的作品绝大部分都是全景式、满构图,画面主体一山巍然耸立,占据画面大部,辅以翻滚的云气,激流飞瀑,浩渺天际,营造出“大山堂堂”的高远意象,画面满而不塞,意境高妙隽永,咫尺千里,大气磅礴。

就如贾德江先生所说:“他的山水不是自然的再现和描摹,而是放情林壑,注重心察,得妙悟于神会,在了解认识事物外部形态的同时,“凝想形物”的内在精神和个性特征,把自己的审美理想以山水景物为依托表现出来。这便是师家山水的形成过程和主体特征。

二、“时代变了,笔墨不得不变”

在师恩钊老师众多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老辣的线条,灵动的笔墨,明净的色彩,画面中充满着墨色的浓与淡,干与湿,澡与润,虚与实;泼墨、破墨、积墨,线条的长与短,直与曲,藏与露,疏与密,飘逸洒脱,刚柔相济;用笔的勾皴点染等各种技法运用自如,得心应手;用墨层次丰富,变幻莫测;画面灵活松动,变化多端。尤其是近年来每每作画更是信手拈来,大笔直取,挥洒自如,直抒胸臆。“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他的作品已经达到由必然王国进入了自由王国的境地。

著名画家傅抱石在经过二万三千里写生后给别人的一封回信中说…“思想变了,笔墨不得不变”。他写道:对于怎样画好华山,王履把(华山)“存乎静室,存乎行路,存乎床枕,存乎饮食……存乎文章之中……”(《华山图序》),放到整个精神生活里面去,反复洗练,不断揣摩。等到“胸有成竹”执笔再画的当儿,自然而然地就“但知法在华山,竟不知平日之所谓家数何在!……”完成了有名的《华山图》。只有深入生活,才能够有助于理解传统,从而正确地继承传统;也只有深入生活,才能够创造性地发展传统。

笔墨技法,不仅仅源自生活并服从一定的主题内容,同时它又是时代的脉搏和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反映。但这并不是说传统笔墨全没用了。而是由于时代变了,生活、感情也跟着变了,通过新的生活感受,不能不要求在原有的笔墨技法的基础之上,大胆地赋以新的生命,大胆地寻找新的形式技法,使我们的笔墨能够有力地表达对新的时代、新的生活的歌颂与热爱。换句话,就是不能不要求“变”。

画家傅抱石所处的时代是新中国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的笔墨为之一变,成就了一代大家。而今,伟大祖国繁荣昌盛,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东方,泱泱大国,更需要气势恢宏,大气磅礴的作品与之相呼应。师恩钊老师身处当今伟大变革的时代,几十年来,采风足迹几乎遍及祖国山川每一个角落,甚至走遍世界三十多个国家,在生活中寻奇探幽,寻找灵感,思考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如何出新,如何与时代同步,构建自己的面貌,他的思考“存乎静室,存乎行路,存乎床枕,存乎饮食……存乎文章之中……”终于,多年的功力幻化成一幅幅气壮山河,美轮美奂的艺术画卷,呈现在世人面前。

  三、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艺术主张

师恩钊老师的作品,在继承五代宋元北派山水传统技法的基础上,主张笔墨回归丘壑,笔墨丘壑并重,兼收并蓄姊妹艺术,并参以西画之法,以求形神兼备,但又不能与照相机争功。齐白石说:太似则媚俗,不似则欺世。师老师主张将自然景观烂熟于心,揉碎消化,高度提纯,将眼中影像、胸中影像、个人情感有机结合,倾力而作,从而幻化出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生命力作。

   四、师恩钊老师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

师老师是振兴北派山水的积极倡导者和践行者,他的作品,与时代产生共鸣,奏响世纪强音,彰显大国气派。在勤奋创作的同时,不忘记为北派山水的发扬光大而努力。一方面不遗余力地为北派山水重振而奔走呼号,为北派山水争取话语权,一方面为北派山水的传承积极办学,传授技艺,使北派山水艺术得以薪火相传,为振兴北派山水画艺术而不懈努力,这些,都体现了一个艺术家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

师老师告诫我们:在“新北派山水”的探索过程中,不要局限于一家一派,绘画语言形成的节奏,疏密、空间等形式美感以及形象、语言的趣味,这才是绘画的根本。只有深入生活,回归自然, 体察大自然那种勃发的生机、律动的生命,在与自然的坦诚神交中捕捉自我心灵的瞬间感受,畅游清新多彩的大千世界,才能将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特征投射到艺术作品之中,为自己的作品打上鲜明的时代印记。齐白石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我们学习绘画,要学习绘画的规律,学习前辈们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勤奋进取的精神,只有广泛吸取不同的艺术语言,领悟中国绘画规律和方法,激发对生活中审美意象的捕捉,才可以发掘更多丰富的绘画语言并最终形成自己的绘画样式,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艺术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