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时间是 

当前位置:首页 >> 名家品评>> 详细内容

学习中国山水画(一)刘玉璞课堂徒稿摘要

发布时间: 2018-09-07


山水画的发展史


中国最早出现山水画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从典籍上看,当时就有宗炳、王微,王微并著有《画山水序》《画叙》等论著,还有南齐谢赫的六法论。到了唐代,山水画逐渐兴起,当时有名的画家就有吴道子、李思训、李昭道、王维等,王维还著有《山水诀》。五代和北宋山水面已渐成熟,并独具风格,画家有荆浩、关同等,荆浩著有《笔法记》《画山水赋》等,并在《笔法记》中提出六要:一气、二韵、三思、四景,五笔、六墨。这说明,这个时期的山水画已成熟。到了北宋,出现了李成、范宽、董源,被称为“北宋三大家”,刘松年、李唐、马远、夏珪他们是“南宋四大家”,尤其是马远、夏珪,以奇巧的“一角”“半边”的构图处理两面,别出新意,独具一格。同时,在笔墨表现技法上强调了水墨交融的效果,显示了他们善于创造清幽朦胧意境的本领。到了元朝,崇尚宋风,沿袭宋画使山水画一度处于停滞状态。这个时期的画家有黄公望、王蒙、仉瓒、吴镇四家。明清以来,师古临摹风盛行,仿古,崇古思想浓厚,因此在山水画的创作上没有什么新的发展。两家有唐寅、沈 周、文征明、仇英等,被后人称为“明四家”。还有戴进、吴伟、兰瑛三大家。清代画家之多可以说是历代之冠,复古摹古之风盛行,画家有王时敏、王鉴、王翠、王原祁,另有石涛,“八大”是极少数的创新派,他们的画风给复古摹古盛行的当时送去一股清风。他们自辟蹊径,独创一格, 作品富有生活气息和深邃的意境。近现代画家黄宾虹、李可染、博抱石等画家继承发展了山水画的创作。 他们把写生,落墨、 透视与西面技法融合,创作出有新意的山水画,使山水画有了崭新的面貌。


学习山水画要了解画种分类


      山水画基本分为:
      一、工笔面,泛指画法工细的两风,描绘形象精细入微,一丝不苟, 均平上色。有界画、青绿山水、金碧山水。
      二、写意画、泛指画法简率的画风,要求删繁就简,以精炼概括的笔墨表现出对象的意态神韵。有大小写意之分,多用于小写意的浅降山水与大写意的泼墨山水画中。
      三、文人画,也称为“士大夫画”,泛指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之画作。多取材于山水、花鸟、梅、兰、竹、菊、石,借物抒情,标举“士气”“逸品”,崇尚品藻,讲求笔墨情趣,脱略自然形式,强调神韵和画中的意境再造,多用在大小写意与泼墨画中。
      四、院体画,泛指非宫廷画家效法南宋画院风格之作,作画时讲法度,重视形神兼备,风格华丽细腻,常用工笔、小写意的表现方法。
      五、杂画,泛指描绘“怪石”“博古” “彩墨” “床帏”“花雕” 或“彩灯”等。


学习山水画需要掌握布局、构图


布局、构图这些都是取决于我们学习山水画的成败关键。

布局是指艺术形象在画面上的整体全面的安排,布局中包括有:

01、取势:取势是形象在运动的趋势。

02、宾主:一幅画主题确定后须先定宾主,主体突出,宾主要相互照应。

03、疏密,指的是画面上的形象,线条,在空间的位置中的聚与散,松紧的对立统一。

04、平衡,是平衡感在画面上的运用。

05、虚实,画面中的形象是实,空白是虚;黑是实,白是虚;密是实,疏是虚;繁是实,简是虚。虚与实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

06、开合,画面中的山水画主体向远处开展是开,远景淡山一抹而组为合。古人讲“天地之故,一开一合,尽开矣,如作立轴,下半起手处是开,上半收拾处是合也。”

07、 呼应,是画面中的形象前后,左右皆相互关联,有呼而应。08、藏露,中国山水画贵在含蓄,藏可使无笔墨处而见笔墨,形不见而意现。

构图,是在一定的空间内安排形象的位置,把个别和局部的形象组成艺术的整体的过程为构图。

中国山水画的构图能显示出画家的功力与巧思,有经验的画家往往涉笔成景,所谓“胸中有丘壑”笔下才能出奇峰,因此,研究构图是学习山水画的重要一环。

01、C形构图也称为方构图,这种构图形式布局呈方形,或稍微留一角为空间,具有主体突出,形态厚重,视觉宽大的特点。

02、 S形构图,是画家们常用的构图形式。画山水画时,以靠右让左、靠左让右等形态皆成为S形,这种格律具有辗转,曲柔的美感,因为它形成了一种曲线美。

 03、对角形构图, 它使画面形成了明显的呼应关系,用这种构图方法画山水流云能形成一种较强的动势。

04、波形构图,这种构图具有起伏连绵叠峰等变化,所以画长卷常采用此构图,尤其山水画的长卷用波形起伏的布局方法显得气势宏伟壮观,  峰峦叠嶂,峰峰相连非常有韵

05、井字格形构图,这种构图富有装饰效果,适合于表现带经纬体态的对象,如城市建筑物等。